6月17日,香港金發局發表題為《推動流動性與效率雙增長:優化香港證券交易機制及市場運作》的研究報告。報告稱,香港政府近年宣布降低印花稅稅率,並向部分交易推出電子印花服務,雖然該等舉措展現了向現代化邁進的態度,但無法完全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亦未能充分解決現有框架中存在的問題。征收印花稅影響著證券市場上的各種活動,特別是證券借用及借出、證券抵押品、中介功能、證券經銷業務及印花稅的電子支付。
業內人士強烈認為,金融產品及服務迭代升級,交易慣例推陳出新,證券交易量不斷增加,而現行法律架構及行政程序未與之同步邁進。法律規定與市場慣例步調不一,會影響香港證券市場參與者的營運效率。
有鑒於此,香港需採取務實方針,把印花稅法例更新及現代化,以穩固香港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及與國際標準接軌。更新印花稅法例的工作對彌合現行法律規定與金融市場之間的、簡化合規程序及打造富有創新精神及適應能力的香港金融業十分關鍵。
有見及此,香港金發局成立由業界專家組成的專項工作小組,負責收集市場反饋,及制定政策建議,供政府和公眾持份者考慮。
本報告依托該等專家見解,從三大方面,概述更新香港印花稅法例的整體框架。該等針對性措施的放矢,改善營運效率的問題,降低行政成本,減少與現有人工流程相關的營運風險,從而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會對印花稅收入產生重大影響。
且針對重點範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i)更新證券借用交易資格準則,刪除及簡化非實質性行政規定,並擴大豁免範圍,市場普遍採用的真實融資交易;(ii)擴大印花稅抵押安排的豁免範圍,涵蓋貸款安排以外的金融交易(如衍生工具交易)在多元化金融交易中加強港股作為抵押品的利用;(iii)對代表客戶進行香港證券交易的中介機構實行印花稅豁免為中介便利活動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iv)擴大證券經銷業務相關印花稅寬減計劃的產品範圍,及就期權莊家的實際豁免要求提供清晰指引提升證券經銷業務的重要地位以刺激香港市場交易活動,及就期權莊家的實際豁免要求提供清晰指引;(v)加快採用電子服務,使之覆蓋場外證券交易的印花稅支付。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