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許多國家和地區疫苗接種都已有一定覆蓋率,但Omicron加速蔓延背景下,全球每日確診數仍然連續創新高。根據世衛組織統計數據,1月16,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3262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555萬例。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280萬例,新增死亡病例7578例。其中,美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超60萬人次,法國連續5天日增病例超30萬例等。在此背景下,疫情突顯了抗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研發的重要性和緊迫感,相關藥物的研發進展方面備受市場關注。
國内外抗新冠特效藥陸續獲批上市
目前,用於新冠疫情防控的藥物有疫苗、口服藥和中和抗體,覆蓋新冠肺炎的預防、暴露後預防和診斷後治療三階段,將構成三足鼎立、各司其職的格局。其也各有不同的側重方向和適用人群:小分子抗病毒藥物可針對輕中重症患者、中和抗體主要針對輕中症患者、免疫調節藥物基本只用於重症患者。
此前不久,美國默克公司研發出了一款新冠特效藥——莫努匹韋(Molnupiravir),能將新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降低50%。正是因為中期試驗結果良好,默沙東公司計劃提前結束III期臨床試驗,並開始向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和世界各國的監管機構提交申請,希望獲得這款藥物的緊急使用授權。據悉,莫努匹韋可以口服,方便早期用藥;生產成本低,可常溫保存;在大規模普及推廣方面更具優勢,可快速用於密接者等高風險人群,或幫助輕症患者快速控制病情。這也是是全球首個口服抗新冠特效藥之所以引起轟動的最大原因之一。從目前的結果看,英國成了全球首個批準該藥物上市的國家。而根據協議公佈的可銷售莫努匹韋的國家的名單,共有105個中低收入國家被納入其中,包括阿富汗、老撾、越南等國。
除了莫努匹韋,在全球範圍内,還有不少新冠治療藥物已上市或在研發中。目前,全球獲批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藥物已有20種,如再生元、禮來、君實生物等制藥公司的中和抗體均已獲FDA批準。據FDA12月22日消息,輝瑞公司的口服新冠藥「Paxlovid」已獲批上市,成為了美國首個獲得正式授權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藥物。
與此同時,面對又趨嚴峻的多點散發的疫情,國内幾款新冠特效藥的上市和研發進展也備受關注。2021年12月8日晚,國家藥監局官網消息顯示,我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獲批:由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全球健康與傳染病研究中心與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領銜研發的新冠單克隆中和抗體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此前稱BRII-196/BRII-198聯合療法)獲得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應急批準上市,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檢測結果為陽性,同時伴有進展為重型COVID-19危險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歲,體重≥40 kg)患者。據悉,這也是我國第一個全自主研發並經過嚴格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證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藥。
我國目前自主研發的新冠特效藥已有6種,多種已進入Ⅲ期臨床試驗階段。中國國藥集團研制的新冠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已獲批作為治療藥物開展臨床試驗;北京大學謝曉亮團隊與丹序生物聯合開發的中和抗體DXP604,被批準為「同情用藥」在北京地壇醫院使用;口服藥物阿茲夫定目前正在中國、俄羅斯等地開展第三期臨床試驗;新一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普克魯胺已獲得巴拉圭的緊急使用授權。相信不久的未來,中國也能用上各種口服新冠特效藥了。
疫情周期性爆發 新冠特效藥概念股強勢領漲
新冠疫苗與新冠特效藥相結合,能實現預防與治療相結合,增強了人們應對新冠疫情的能力。無論是疫苗還是特效藥,都不能保障我們不感染新冠病毒,但擁有了這2大武器,新冠病毒對人類而言就不再那麽可怕。
華創證券研報指,海外國家新冠疫情周期性爆發,全球完全回到疫情前的狀態概率較低。動態清零是目前的最優解,新冠或將取代流感成為人類呼吸道主要傳染病,可能成為長期基本面因素,新冠業務(預防+檢測+治療)值得長期估值。目前新冠口服藥療效優異,預計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在300億美元級别,國内相關CMO供應鏈業務有望持續,國產新冠口服藥未來每年(儲備)需求量有望達到億人份級别(對比2019年奧司他韋在國内銷售超億人份),建議重點關注國產3CL抑制劑(歌禮制藥、先聲藥業、眾生藥業等)、國產聚合酶抑制劑(君實生物、真實生物、歌禮制藥等)以及新冠藥物相關供應鏈等。
二級市場方面,受海外疫情周期性爆發消息影響,1月17日,A股新冠特效藥概念股領漲兩市。截至午間收盤,精華制藥(002349.CN)3連板,舒泰神(300204.CN)2連板,拓新藥業(301089.CN)、翰宇藥業(300199.CN)20cm漲停,君實生物(688180.CN)、廣生堂(300436.CN)、前沿生物(688221.CN)漲幅超10%,海正藥業(600267.CN)10%封漲停,飛凱材料(300398.CN)、尖峰集團(600668.CN)、山河藥輔(300452.CN)、海特生物(300683.CN)等股亦紛紛大漲超9%。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