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3月4日 - 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下,去年全球市場動蕩,但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海外投資依舊取得了兩位數的收益。中投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戰略官趙海英周三表示,中投2020年累計海外投資收益超過12%(未經審計),10年累計收益率則超過6.6%。
她還提到,25億美元規模的中美制造業合作基金已於去年完成對第二個項目的投資。
她在接受路透專訪時並指出,今年全球市場將在刺激政策退出和疫情反覆的陰影下繼續動蕩,中投公司將密切關注拜登政府治下的政策走向,並持續挖掘長期投資機會。
“受疫情影響,去年全球經濟和市場发生了特別重大的震蕩,這對中投公司而言也是非同尋常的一年。”趙海英說,中投公司去年在投資組合層面運用了諸多工具以應對風險,並且“布局了一些對沖基金”。
在投資層面上,“由於亞洲地區抗疫效果比較好,市場相對比較穩定,有一些超配;行業方面,科技有一些超配”,並在及時叫停部分風險較大項目的同時,亦布局新項目。
“去年中投的非公開市場承諾投資額是創新高的。”趙海英說。
2017年,中投公司與美國高盛集團合作成立中美制造業合作基金,此後又陸續與英國、法國、日本和意大利與當地投資機構合作成立了類似的雙邊基金。
“中美制造業合作基金目前業績還可以,而且也從中國市場的成長中受益,因為他們投資的部分企業在中國有產品。”趙海英表示,中投暫無計劃投資中美制造業合作基金二期; 與另外四個國家設立的合作基金,目前進展良好,雙邊基金的模式“是一個有益的探索”。
對近年來趨緊的境外投資監管環境,趙海英表示,不僅是對中國,其他國家之間相互投資的規定亦在收緊,但從氣候變化、環境、疫情等很多領域全球各國都需要合作,各國之間需要增強信任。
“我們願意充分利用作為國際主權基金的優勢起到橋梁作用”,而中美制造業合作基金的模式就是一個例子,“可以取得雙贏或多贏的成效”。
中投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以美元計,公司2019年境外投資凈收益率為17.41%,投資收益額422億美元;過去10年累計年化凈收益率為6.6%,超出10年業績目標約92個基點。
**正在研究“碳中和”指數**
中國於去年提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碳中和”隨即成為金融業的熱門話題。
趙海英的另一重身份是全國政協會員,她提供給路透的2021年“兩會”提案主題為“大力发揮市場機制,引導長期資金助力碳中和”。
提案建議,由監管機構引導、行業協會推動,共同完善碳排放信息披露指引;循序漸進完善電力、碳排放權、綠色電力證書等交易平台,在市場體系未健全前,可考慮將暢通企業直購綠電通道作為突破口。
趙海英並建議,相關監管部門出台措施鼓勵機構投資者將綠色投資納入其評價體系,帶動銀行、保險等社會資本進入碳中和前沿科技領域。
“我們已經投了一些直接以ESG為主題的產品,同時,在項目投資上,也很關注環保治理等問題。”趙海英在專訪中表示,中投正在研究碳中和指數,且未來將在該領域進一步加大投入。
“中國資產現在對國際投資者非常有吸引力,如果在ESG方面能做得更好,也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吸引力。”趙海英說。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