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訊】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於1月18日出席亞洲金融論譠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於全球擴散,各國央行亦迅速採取行動應對,規模前所未有;涉及措施包括寬鬆貨幣政策,減息,買債等。由於過去數年一直加強對銀行的監管,銀行業有一定緩衝,他認為即使面對疫情銀行也有較穩健的財政能力應對。
他主持「政策對話—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政策措施」環節上指出,疫情下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綠色經濟亦被受關注。
大會並即場進行網上調查,結果顯示與會者認為最有效應對疫情的政策,分別為失業援助(23%)、以購物券形式刺激開支(22.7%)、減稅措施(20%)。而多達55.6%與會者估計,至少要一年後環球經濟才會從疫情中回復過來;而46.8%認為,疫情後將加快科技於商業活動上的應用。
會上,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署理總裁周清蓮介紹,疫情期間當地的網上金融服務增加了48%,而電子錢包的應用相當於平日的3倍。她又關注疫情所造成銀行業的信貸虧損情況;而更多商業活動於網上進行,網絡威脅的風險亦有所增。
世界銀行中國韓國和蒙古局局長芮澤指出,該行估計環球經濟於2020年下跌4.3%;惟中國保持增長2.3%,對區內經濟提供支持;預期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提升至7.9%。這次的疫情,體現全球脆弱的一面,大眾需要關注全球氣候暖化等問題。 疫情後,世界銀行估計將有2億人口重返貧窮!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