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型肺炎疫情緩和,連日來確診個案維持在低位水平,港大微生物學系臨牀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疫情處於低位時,市民檢測意欲亦低,如果沒有強制檢測,勢必有漏網之魚,令隱形傳播鏈延續。他認為,強制檢測於此時最能發揮功效,最理想是每一名有症狀的求診人士都自願接受檢測,社會應及早公開討論及考慮強制檢測的利害。
他說,輕微徵狀甚或沒有病徵人士最容易遺漏,大部分輕症病人會到政府或私家門診求醫,但其中一部分未接受檢測,這些輕症病人將持續在社區散播病毒,始終無法徹底斷尾。
袁國勇提出數據,指透過私家醫生留樣本檢測的陽性比率,高達0.8%,遠高於經機場抵港旅客檢測的0.35%陽性率,而且流感及新冠病毒的病徵相似,難以按臨床經驗分辨出來,因此要靠檢測找出患者。他希望全港私家醫生合作,將所有帶病徵病人的深喉唾液樣本,送去做新型冠狀病毒檢測,以防止社區有隱形患者。
他建議,政府應加強對輕微病徵病人的檢測誘因,例如可以即場留樣本,而毋須翌日才交回,簡化收集流程。不過,若政府未得到市民支持便立法強制檢測,市民未必願意合作,也有可能傷害醫患關係,政府有責任向公眾解釋立法與否的利害。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