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4月21日 - 石油市場出現史上罕見的巨震,美國原油期貨價格最低暴跌至每桶負40美元,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引發需求崩跌,儲油空間早已油滿為患,交易商趕忙拋出手中不要的倉位。
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期貨5月合約周二扳回一些跌幅,價格回到正值,市場人士目前還在評估此事件的整體影響。
以下是分析師對於近期市場反應的預期:
高盛:
4月21日可能再次出現類似的波動,這天是5月合約的最後交易日。在這之後,實貨市場的現實是油市供應仍舊嚴重過剩,可能令6月WTI合約面臨下跌壓力。
但由於最終儲油空間所剩有限,產出必須大規模縮減以使市場恢覆平衡,一旦需求逐步回升,將為油價最終上漲打下基礎。
伍德麥肯茲下遊研究主管Sushant Gupta:
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價格的歷史性下跌表明,在供應過剩的情況下,許多其它原油等級可能面臨下行壓力。
這也為中國和印度等亞洲石油消費大國提供了加速補充石油儲備的機會。與2014/15年的暴跌相比,這一次的剩余庫存容量要少得多。
華僑銀行分析師Howie Lee:
這不是世界末日,負價格也並不能反映整個市場的全貌。
這種情況還會發生嗎?我不會賭它不會發生。存儲空間缺乏/昂貴的情況不太可能得到解決,除非需求改善或者美國減產。
美國重啟經濟的時間表仍是個謎,不過保守預計是從7月開始。與此同時,美國不願通過集中計劃來減產,因為這和資本主義理念背道而馳。
澳新銀行(ANZ):
WTI期貨在亞洲早盤交易中反彈;但我們認為6月WTI期貨也將承受壓力,除非更快地出現供應關閉,比如可能是美國頁巖油行業被迫歇業甚至破產。
AxiCorp首席市場策略師Stephen Innes:
現在說這交易出問題還為時過早,因全球各地的經濟正在重啟,且20國集團(G20)和OPEC+采取更多短期幹預措施的可能性增大。
但是這次油價崩潰帶來了某種程度上的對沖簡單化,更像是1980年代的紙筆交易方式,而不是2020年的計算機模型時代。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