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4月10日 - 中國商務部周五表示,受疫情影響中國外貿企業面臨的形勢異常嚴峻覆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中國的加工貿易受疫情的影響更為快速直接,面臨需求端和供給端“雙向擠壓”。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國新辦穩外貿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加工貿易進口以中間品為主,占加工貿易進口額的80%以上,主要來自亞洲周邊國家。受疫情大流行的影響,相關國家零配件的供應能力明顯下降,影響到中國加工貿易增值再出口。
一方面,出口訂單在減少,貿易夥伴幾乎全部發生疫情,國際市場需求明顯萎縮,主要經濟體的生產大面積停擺,企業在手出口訂單被延期或者被取消,新增訂單同比下降;另一方面,全球供應鏈受阻,進口原材料、零配件存在困難。
“加工貿易仍是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貿易方式。”李興乾稱,將優化加工貿易結構,加快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其中,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重點增加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條目,優化加工貿易的產業結構;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更加側重提升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優化加工貿易的區域結構。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